美军这次可真是搞出个大动静:6架B-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本土出发,飞越整个太平洋还兜了一圈中东,飞了超过4万公里,目标直指伊朗三处重要核设施。结果咋样?伊朗一句话甩过来:“核材料早就搬走了。”美国扔下去的14枚重型钻地弹,估计连点响动都没听见吧。
这次行动用上了那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“幽灵战术”——美军表面上搞得像是冲着亚太去的,其实暗地里目标瞄准伊朗。一路飞行路线兜兜转转,就是为了让对手误判方向,迷惑伊朗防空系统。这种搞法可不就是声东击西嘛。
美军玩得跟拍大片一样,6月20日那会儿,卫星镜头里头6架B-2轰炸机明晃晃往关岛方向飘,媒媒体们全都把目光锁在太平洋上。可你别说,密苏里州不少人却亲眼瞧见,另一波B-2悄没声儿朝东头飞,直奔伊朗去了!结果发现,原来那批西飞的只是幌子,真正的狠货早就绕去地中海,走以色列、伊拉克那线,神不知鬼不觉地杀进伊朗。更绝了,美军还掐准中国航母撤离西太平洋的时候出手,生怕在雷达上露马脚。这番心机,图个啥咧?
说起武器装备,这B-2随身能带上13吨钻地弹,听着就够唬人了,甩下来不管啥掩体都能掀个底朝天。不过碰上人家号称“地下长城”的那种防护工事,就算再能打也有点力不从心,这隔了十层八层混凝土,可不是说砸就能砸穿的。
美军这回上场的是GBU-57巨型钻地弹,这家伙重13.6吨,嚷嚷着能把60米厚的混凝土给怼开。偏偏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可没那么好拿,藏在离地90米深的山体底下,还外加四层加固防护。美军这一回也没省心,搞了个两个弹一起用的操作:先丢一枚炸出个缺口,第二枚紧接着利用那个口子继续往里钻。听起来确实下了狠手,伊朗那边也不含糊,直接上图回应:入口被毁了,里面关键地方一点没事,浓缩铀早就运走了。感情美国这波摧毁的就是个“门”啊?
3. 打击效果:浓烟滚滚,可结果呢,就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
卫星图一出来还真唬人,福尔多地下冒着热源,纳坦兹那头火光照得像白天。可美国五角大楼自己也是遮遮掩掩,只敢说“初步评估是严重破坏”,死活不肯下定论“彻底摧毁”。伊朗倒是镇定得很,电视台直接开直播,修复现场让大家伙全瞧见,还放话:“这点破坏,半年搞定!”更有意思的是,第二天霍尔木兹海峡上有三十多艘油轮照样跑业务,伊朗也没拍桌子闹腾。网友全乐了:美国这边砸进去20亿美元(一架B-2的价钱),结果就这么点动静?
从头到尾看下来,感觉像是打一场给世界看的“秀”一样,实战效果真没有吹得那么神。美国动作看似雷厉风行,动静闹得不小,但更多还是政治层面的姿态,比如安抚盟友、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。伊朗这边,表面上损失惨重,背地里却按部就班修修补补,态度也没见有大转变。两家你来我往,场面做足,实际战略局面并没啥本质变化,倒像是各自做给台前观众看的那种排场。
特朗普挑这个节骨眼出招,算盘打得叮当响!家里的党派斗得难分你我,他就想着端出个漂亮的“胜利果实”来给自己加分;在国际上嘛,更是想逼伊朗低头重新回到谈判桌。结果,美国这一波连联合国都懒得搭理,通知俄罗斯什么的也省了,活脱脱是在示威:“老子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开打!”说到成效,以色列那边透露:美方判断以色列之前的轰炸也就拖慢伊朗核项目半年时间,所以这次才亲自下场操作。可这回折腾一圈,伊朗这边的核研发该咋样还咋样,进度压根没往后推。
接下来看,情况确实不容小觑,中东这一片本就动荡不安,如今又被点燃了火药味。眼下的话,局势越来越紧张,一不小心真的可能“炸锅”。各方关系现在越搅越复杂,谁都难以独善其身。
伊朗这会儿虽然按兵不动,可手上的牌藏得滴水不漏:美军驻中东的基地都被上千枚导弹盯着,胡塞武装那边一声令下就能给红海航道来个封锁,真主党在以色列边线扎了不少兵力。要说更猛的,要是伊朗真下定决心加快核弹计划,那些被转移的浓缩铀分分钟就能变身成核弹材料。美国防长嘴上还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,说什么“行动非常成功!”,实则背地早就给美军全球基地升了警报,这小心思全写在脸上了。
横跨4万公里的这场“隐秘大戏”,看着像美军在显摆实力,实际却把三样窘境全抖了出来:钻地弹碰上伊朗的地堡压根没辙,政治上的算盘算得再响也动摇不了伊朗的骨气,中东的局势越搅反而越乱。B-2幽灵哪怕再牛,也挡不住一个现实:靠这种军事大张旗鼓根本无法解决战略上的失分,中东这桶火药被点着,这锅美国可是背定了!
配资指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